新 竹 市 牙 醫 師 公 會

保健資訊

竹市牙醫

留言板

會員區

友站連結

回首頁


齒顎矯正知幾許 齒顎矯正目的是什麼? 矯正都須要拔牙嗎? 矯正的過程是否很痛苦? 矯正的最佳時機?

美麗、自信的笑容超乎你我的期待---齒顎矯正知幾許


作者 : 曾朝國醫師
門診上最常聽到的就是:我的小孩在換牙前,牙齒一顆一顆排排站煞是整齊好看,為什麼一換牙就歪七扭八、雜亂不堪,害得小孩都不太敢張口,害怕其他同學看到那醜陋的牙齒,怕以後對小孩產生不良的心理發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收入的增加,生活水準的提昇,大家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重視,這也造成今日社會報章、雜誌、電視媒體被大幅的「瘦身美容、豐胸、美腿」等宣傳版面所充斥,多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為了外在的體態,不惜花了大把大把的銀子及煎熬,只求外表身材能夠吸引大眾的目光。而美麗自信的笑容也漸漸受到大眾的重視,所以在大家的關注下,牙齒矯正也就成為當今社會相當熱門的話題。


父母親自己的牙齒不美觀不打緊,在愛心的驅使下,不願讓孩子重蹈覆轍,輸在起跑點上是父母親共同的特點。但是孩童幾歲才是矯正牙齒的適當時機呢?這又是一般父母親共同的疑問,很多父母總以為等乳牙換成永遠牙時才可以開始矯正,殊不知有很多牙齒排列上的問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或是可用簡單的矯正裝置就可以輕易的將牙齒矯治排列整齊。所以,一般來說,在小孩混合齒列期﹝口腔牙床內有乳牙、成人牙的換牙時期﹞是矯正的一個關鍵期,如果以為一定要等乳牙全部換完再作矯正治療,往往錯失了良好的治療時機。第一大臼齒開始長出來或是乳門牙開始換成大人牙時,也就是大約在幼稚園大班或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混合齒列期就已經開始了。這一時期一旦發現牙齒在排列上,或咬合上,有任何問題就應該帶去給矯正專科醫師檢查,聽取專家的意見。


但是造成咬合異常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真正探究起來,影響咬合的因素可區分為兩大因素。一、先天遺傳因素;二、後天環境因素。首先談到先天遺傳因素:則包括A.牙齒的數目、外形、大小及齒質型態。B.牙弓的大小、型態。C.上下顎骨間的配合度。D.舌頭大小,繫帶及肌肉神經組織,更甚的唇顎裂。這些都會受到先天遺傳基因的影響,而產生各種的咬合型態。再來談到後天環境因素,則包括A.口腔衛生不佳所造成的蛀牙或乳牙早期的拔除,又沒有適當的使用空間維持器,造成鄰牙的傾斜、空間不足、及對咬牙的增長。B.永久牙的早期破壞及喪失。C.不良習慣的影響。D.外傷所造成顎骨及牙齒的傷害。至於何種異常咬合是由先天或後天所引起,並沒有所謂一對一的關係。因為一個咬合的形成通常是先天與後天長期互相影響所建立起的咬合形態。


咬合不正除直接影響一個人的顏面美觀程度外,嚴重時還會降低咀嚼功能,影響生長發育,講話口齒不清,更近一步會造成顳顎關節壓力,而造成關節機能障礙及疼痛。牙齒排列不整,則增加潔牙的困難度,因為不易清潔以致於食物堆積造成蛀牙及牙菌斑產生牙周病變。


咬合不正的種類也就是牙齒矯正的治療內容則包括下列幾項:一、齒列擁擠。二、齒列縫隙。三、犬齒外突。四、上下齒列外暴。五、上下顎骨外突。六、上下顎前齒錯咬﹝戽斗﹞。七、後牙錯咬﹝反咬﹞。八、開咬。九、深咬。十、上下齒列中線偏移。十一、上下顎骨的生長過度或不足。十二、齒列弓過窄或太寬或歪斜。十三、牙齒傾斜或異位生長。十四、天生缺齒或多生牙。十五、乳牙的早期破壞或喪失。十六、唇顎裂。十七、外傷性的牙齒動搖…。


齒顎矯正治療有其程序性。在治療前不僅須醫師的臨床檢查紀錄,通常還須照大張的環口X光片及側顱X光片,將牙齒的數目、角度、換牙狀況及顎骨間的協調度,配合牙齒模型及口內外的照像記錄做一通盤的分析診斷,擬訂治療計劃及與家屬的討論說明後才開始治療。如此在醫師、患者及家屬的配合之下才能達到完美的治療效果。
齒列矯正並沒有年齒上的限制。小至幼稚園中班五、六歲,一直大到成人五、六十歲,做矯正都有其效果在。但是,選擇適當的時機,則可以減少治療的複雜性及治療時間。小孩因為具有生長能力,所以醫師所能發揮的空間相對的大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孩做矯正的效果往往比成年人好,且治療時間短。所以再次強調,一旦懷疑小孩有咬合異常,則趕快帶去給專業的矯正醫師檢查,並聽取意見。


牙齒矯正就是牙齒受力後在齒槽骨內移動,所以矯正過程有骨頭吸收﹝蝕骨﹞與造骨的現象。一般說來,其蝕骨及造骨的循環約三到四個禮拜才完成,因此一般矯正治療是三到四個禮拜調整一次,且施力要適當,否則找一位非專業的醫師,則可能因施力不當而引起牙根的吸收、牙齦腫脹、齒槽骨高度降低、齒牙動搖…等等的牙周疾病,更可能因顳顎關節的不當施力而引起顳顎關節障礙,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最好的建議,當決定矯正時,最好能找專業的矯正醫師。


至於矯正到底會不會產生後遺症呢?這個問題是一般患者及家長存在已久的疑問,除了前面所提的如果非專業的醫師施力不當會引起牙周問題或顳顎障礙,其實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一任何研究論文指出,何種病變是齒列矯正所引起的。在矯正過程中,牙齒因為移動有時會感覺酸、軟無力,這是牙齒在移動過程中正常的生理反應。


一個美觀、穩定的咬合是患者、家屬與醫師三方面,互相配合的結晶。家屬花了七至十來萬的矯正費用(視難易程度而定),無非是要一個穩定的咬定、美麗的笑容,故在矯正期間,一個專業的矯正醫師一定會注重患者的口腔衛生,教導患者如何清潔牙齒避免蛀牙及牙週疾病的侵害。在此祝福所有的患者都能找到一位親切又專業的矯正醫師,而獲致一個美麗、穩定的咬合,昂首闊步,快快樂樂的、笑出信心,笑出美麗。回頁首


齒列(顎)矯正的目的是什麼?


古書有云“齒如編貝”、 “明眸皓齒”,用來形容人的美麗,可見自古以來,除了眼神之外,人們就已經開始將擁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列入美麗的其中一項標準。在現今的社會,人與人頻繁互動,整齊的牙齒絕對是對「自我形象」的加分。大部分尋求齒列(顎)矯正治療的民眾,無非是希望自身有一副整齊的牙齒,所以,矯正治療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美觀—排列整齊的牙齒(如下圖)。

治療前治療後

矯正治療除了能將牙齒排列整齊之外,還可以改變病患的軟組織型態,,如嘴唇的型態。由於東西方人顱顏型態的差異,亞洲人嘴唇外突的狀況比例相當高,如果僅將牙齒排整齊,唇形卻未獲得改善,還是沒有達到美觀的目的,因此,治療前病患的唇形,矯正醫師在擬定治療計畫時,一併會列入考量。

矯正治療除了讓病患更美麗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良好穩定的咬合,良好的咬合增加咀嚼的效能,提高牙齒的自清作用,治療結束後牙齒的穩定度也較高。所以,咬合功能的改善也是矯正治療裡很重要的一環。

治療前治療前
治療後治療後

有了一口潔淨整齊的牙齒,死角變少了,口腔清潔的維護更加容易,相對減少蛀牙,牙周問題的產生。
總而言之,矯正治療的目的,不單讓您變漂亮,咬合功能也會變更好喔﹗回頁首


為何有些人矯正要拔牙?有些人又不用拔牙?

在確定矯正治療計畫之前,矯正病患需接受一些檢查,包括全口X光片、測顱X光片、矯正模型、口內與口外的相片等,讓矯正醫師據以分析病患的問題,根據病患的顱顏型態,牙齒與顎骨之間的關係,上下牙齒之間的關係,顏面軟組織型態,齒列擁擠的量來決定治療計畫。一般而言,嘴唇越外突,影響到美觀,治療計畫便會趨向拔牙的方向,有了拔牙的空間,前牙才能往內收,外突的嘴唇才能變平。

如上圖右所示,一般評估嘴唇是否外凸,簡單的從鼻尖軟組織至下頷軟組織頂點拉一條切線,理想的狀態是上唇頂點幾乎在切線上,下唇頂點稍微在切線之前約0.5mm左右。如果上下唇都超過切線甚多,且嘴唇有閉合不良的狀況,像這樣美觀的問題,常常必須靠拔牙的方式來獲得改善。

如果齒列排列相當擁擠,需要額外的空間來解決擁擠的現象,通常也需要採取拔牙的方式來獲取空間。

如果上下齒列的咬合關係差異太大,常常也需要靠拔牙的治療方式來解決咬合差異過大的問題。
總歸而言,矯正治療計畫乃是針對病患個別的問題來擬定,不同的問題,治療計畫就會有差異,從資料分析中,矯正醫師會針對病患的問題,擬定合宜的治療計畫,然後與病患充分溝通,說明,並獲得同意後,才會開始進行治療。 回頁首


聽說矯正的過程很痛苦,是真的嗎?

如果回顧矯正材料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矯正醫師的材料選擇真的不多,從很早期僅有金合金的矯正線或矯正托架可供使用,直至不鏽鋼合金的發明,矯正醫師才有另一項材料的選擇,事實上,不鏽鋼線性質還是相當剛硬,因此矯正醫師常常必須在線上彎許多圈環,讓矯正線作用在病患牙齒上的力量能和緩一些,但是,不鏽鋼線的力量依然很強,線上的圈環也會造成病患臉頰的不適與清潔的困難。所以早些年前的矯正,因為材料的選擇不多,施加在牙齒的力量掌控不易,當然病患會覺得不舒服。
拜材料學進步所賜,矯正線材種類的選擇更多了,從最早的鎳-鈦合金線,後來的鈦-鉬合金線,以及溫感線的發明,再加上不同粗細的選擇,醫師只要遵循由細換到粗,由軟換到硬的原則,病患疼痛不適的感覺已大為減少。

剛開始準備裝上矯正器的病人,心中常常擔心一件事:會不會痛?事實上,剛黏上矯正器將矯正線綁起來後,病患會覺得緊緊的,由於多了矯正器,臉頰與嘴唇也會有異物感,通常隔天吃早餐的時候,會發現無法咬斷食物,牙齒覺得無力,碰到會有酸痛感,這乃是由於受到力量的牙周組織開始反應,激活細胞,並造成類似發炎的物質產生,病患會感到疼痛,乃是因這些物質的作用所致。這種不適感約3∼5天變慢慢和緩下來,這不是意味著沒有作用,而是因為類似發炎的物質濃度沒有更高,病患已適應之故。所以,剛剛上矯正器或回診時作調整後,一定會有不適感,這種不適感又會因人而異,但是,矯正線材的多樣選擇,已經大幅度地降低病患的不適感,當然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在矯正過程中,會造成病患不適的另一狀況是口腔黏膜破皮,部分是因為線材末段突出刺到,只要將線末端剪除即可緩解,少部分則是因為鵝口瘡,僅需藥膏塗抹並避免辛辣高溫食物即可。
總言之,現代的矯正治療,無論材料與技術皆有大幅度的演進,矯正過程不再是痛苦的經驗。回頁首


什麼年紀才是矯正治療的最佳時機?成人做矯正是不是比較辛苦?

常常有家長帶著剛剛換牙的小朋友,急切地問醫師:我的小朋友門牙長歪了… 我的小孩門牙中間有縫…。一般而言,如果沒有特殊嚴重的咬合干擾,矯正醫師一般都會建議追蹤即可,因為在換牙這個階段,牙齒隨時都在變動,而且,考量到小朋友口腔清潔的問題,如果治療時間拖太長,反而有齲齒之虞。如果真要進行治療,矯正醫師會設定此階段治療的目標,並利用簡單的矯正裝置,在短時間內將問題解決。

對於大部分顎骨發育正常但牙齒與牙弓不協調造成的齒列不整的狀況,一般都可以等到混和齒列後期,乳牙快換完的時候,再考慮進行矯正治療,因為一般全口矯正的療程平均約兩年左右,在治療的後期,上下第二大臼齒即將萌出,有相當比例青少年的第二大臼齒萌出時也有問題,所以如果剛換成恆齒齒列這個階段切入治療,剛好在治療尾聲時,第二大臼齒萌出,如果有問題,就可以馬上上矯正器改正。

什麼情況下有可能需要早期治療呢?對於上下顎骨的不協調,例如:上顎過度突出或下巴過小造成的暴牙、深咬,下巴突出,顎骨歪斜,可以用一些功能性矯顎裝置,如面弓、功能性咬合裝置、面罩、頦托等治療,以改變顎骨間生長的關係,來導正上下顎的發育。

由於牙齒的萌發和生理年齡並不一定同步,同一年齡的小朋友,換牙的狀況差異頗大。所以,如果家長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找矯正醫師諮詢。

成人由於口腔內的狀況比青少年複雜,比如缺牙、蛀牙、或者有一些假牙、不完全的根管治療甚至根尖病變,或者牙周病的問題,種種問題確實會增加矯正治療的難度。但是,成年人做矯正,自己通常有很高的動機,相較於小朋友,配合度就高了許多,比如口腔清潔的維護,橡皮筋的配戴等都比小朋友合作。所以,成人矯正的效果,其實還是很顯著的。在矯正治療之前牙科處理,成人因為問題較多,比如拆假牙,根管治療,臨時假牙的製作等,確實比較複雜,但是只要按部就班,其實一樣可達到不錯的效果。 回頁首